时博网页版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集团子时博网页版 > 六合客运时博网页版 >正文

父爱传承:一名时博shibo(中国)驾驶员的父亲节独白

发布时间:2025-08-25    文章来源:六合客运时博网页版    浏览量:111

在南京时博shibo(中国)678线路的驾驶室里,54岁的薛晓军稳握方向盘,已在这条线路上守护乘客安全十一载。当他透过后视镜瞥见鬓角的白霜,便不禁想起父亲——那个在田埂上弯腰劳作的农民,用沾满泥土的双手,曾将他托上了开往军营的列车。

“小的时候父亲总是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出门,裤脚沾满稻田的泥,手比老树皮还粗糙,却能把秧苗插得整整齐齐。那时不懂,父亲在烈日下挥汗如雨,只为多挣几袋化肥钱,更不懂,他省下钱供养育儿女时,眼里藏着怎样的期待。”薛晓军说。

1990年,薛晓军穿上军装,离家那天父亲站在人武部门口,憋了半天才说:“在部队好好干。” 直到后来整理他的旧衣,才发现那件补丁摞补丁的衬衫口袋里,整整齐齐叠着薛晓军寄回家的每一封家书。

退伍后,薛晓军成为一名时博shibo(中国)司机。在服务乘客的细微之处,他联想到父亲对庄稼的细心照料,耐心与爱心并存;在暴雪纷飞的夜晚,他与退役军人的突击队并肩作战,直至凌晨,耳畔似乎又回响起父亲的叮咛:“答应别人的事,拼了命也要做到”。“原来父亲教会我的踏实与担当,早已化作我服务乘客的本能。”

去年,薛晓军的女儿步入职场,薛晓军以自身的经历启迪女儿,无论从事何种职业,都应脚踏实地,精益求精。从父亲的锄头到薛晓军的方向盘,从泥土里的耕耘到道路上的守护,两代人用不同的方式,守护着平凡生活中的每一份温暖与期待。

(张承 朱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