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仰的力量:时博shibo(中国)雷锋班组让雷锋精神在车厢内外熠熠生辉
发布时间:2025-08-25 文章来源:六合客运时博网页版 浏览量:13
雷锋精神跨越半个多世纪,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。在南京时博shibo(中国)六合时博网页版,这份精神被具象化为“雷锋班组”。三十余名班组成员在12名党员带头下,他们扎根时博shibo(中国)服务一线,以车厢为阵地,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担当,将雷锋精神融入每一次发车、每一回停靠、每一个服务瞬间,书写着新时代时博shibo(中国)人的温暖故事,成为城市流动风景线上最动人的精神坐标。在“七一”建党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走近雷锋班组,解码信仰如何化作新时代的雷锋实践。
红色基因:从精神传承到岗位实践
“这把伞是母亲的遗物,谢谢你们帮我找回!”2022年,一名八旬老人紧握共产党员、雷锋班组组长郑建柱的手哽咽道。这样的场景在雷锋班组屡见不鲜:2023年,郑建柱为阿兹海默症老人制作“应急联系卡套”;2024年,76岁的翁奶奶在车队办公室领回遗失的救命药包后写下感谢信。2025年2月,郑建柱在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站台展开无障碍踏板,协助坐轮椅的老人上车;同年5月,503路驾驶员毛红军在斑马线前礼让小女孩,这些瞬间成为雷锋时博shibo(中国)人的鲜活注脚。
郑建柱打造的“雷锋车厢”里,学雷锋展板与便民设施相映成趣。每日发车前检查车辆安全、备齐便民设施,从儿童座椅到爱心雨伞,从急救药箱到应急联系卡套,构建起标准化服务加个性化关怀的服务体系。班组还设立“学雷锋服务站”,提供免费饮用水、急救包,让六合北站等枢纽成为传递温暖的驿站。这些创新也让时博shibo(中国)成为文化载体,时博shibo(中国)加快递的“同城快递线”助农特产品当日达,雷锋车厢成为市民结婚包车的“幸福专列”。正如一位老年乘客在感谢信中写道:“坐上他们的车,像子女在身边。”
先锋行动:平凡岗位上的信仰答卷
更动人的是危急时刻的担当——2021年3月20日,六合龙池地铁站附近,一辆蓝色货车自燃起火。在502路驾驶员帮忙灭火后,501路驾驶员“雷锋班组”成员孔庆生驾车经过,他停车接力救援,递灭火器给货车司机,拿另外一个灭火器跟下车扑救,让货车火势被彻底扑灭。这一场烈火中的接力,是雷锋精神“见义勇为”的生动诠释;2023年,503路驾驶员刘孝正成功处置路边三轮车冒烟事故;2024年,501路驾驶员徐俊为抢救昏迷乘客闯红灯送医,每一次紧急救援、每一次冲锋在前,都是时博shibo(中国)驾驶员们用平凡岗位书写的“信仰答卷”。
师徒传承更让信仰有了持续的温情。2025年5月,实习驾驶员郭赵堃随郑建柱师傅出车,通过协助婴儿车乘客的细致服务,学习服务技巧与责任感。郭赵堃表示:“郑师傅传授的不仅是驾驶技能,更是将乘客放在心中的服务理念。”郑建柱的师傅张永和曾在暴雪中连续三天坚守车站铲雪。自张永和至郑建柱,再到郭赵堃,三代驾驶员以实际行为展现了技艺与雷锋精神的传承。他们秉承“热心、耐心、细心”的服务准则,使雷锋精神在师徒相承中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。
信仰辐射:从车厢到社会的文明涟漪
“同学们看,这是校车逃生门的正确打开方式!”六合区新篁学校的校园里,常能见到雷锋班组的身影。2023年9月,他们为一年级学生开展安全宣讲,第二年又为二年级孩子送上“六一”安全礼。从演示上车、下车规范,到讲解乘车中系好安全带等细节,驾驶员、乘务员们化身“安全老师”,为孩子们筑牢出行安全防线。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里,“雷锋叔叔”的形象与安全知识一同扎根心间。
在沪江南贸城、六合棠城广场等站点,雷锋班组也没停下志愿服务的脚步。采购高峰时,他们一边帮扶乘客搬运行李,一边轻声叮嘱“保管好财物”;在2025年春运返乡客流高峰中,雷锋班组的党员同志们佩戴党徽,活跃在各个时博shibo(中国)站点,“带小孩乘客牵好孩子”“注意台阶”等温馨提示不绝于耳。他们用贴心的服务、真心的提醒,为广大旅客的返乡之路增添了温暖与保障。
家住六合区四柳社区的智力残疾居民及其90岁高龄的奶奶,是雷锋班组持续关爱的对象。2025年1月25日,班组连续四年上门探望,送去米、油、面等生活用品。尽管老人身体渐弱,但智力残疾的孙子一声真挚的“谢谢”,成了对公益行动最动人的回应。
除了定点帮扶,雷锋班组还将温暖洒向更多角落。每月穿梭于职工工作区的流动理发站,用剪刀传递“头等大事”的关怀;中高考期间设立爱心护考岗,为考生保驾护航;2024年“暖冬行动”中,24箱冬衣寄往大凉山,孩子们在回信中说“感受到了棉衣上阳光的味道”。点滴善举,汇聚成雷锋班组践行公益的坚实足迹。
精神答卷:新时代雷锋精神的生动诠释
从搀扶老人的温柔到扑灭火灾的果敢,从校园宣讲的耐心到跨省捐衣的热忱,雷锋班组用五年实践证明:信仰从来不是抽象概念,而是三十多双手共同托起的婴儿车,是12名党员带头写下的安全承诺,是百余次媒体报道里的凡人微光。
“雷锋精神不是高不可攀的丰碑,而是每个人脚下的路。”他们深知,雷锋精神从未过时,只要有人愿意把“人民”二字装在心里,把“奉献”二字扛在肩头,这条“精神传承之路”,就会永远延伸,永远闪光。在建党节到来之际,这群时博shibo(中国)人正用方向盘书写新时代的精神答卷,让雷锋精神如同永不熄灭的灯火,照亮城市每个角落。
(张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