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轨电车智能化应用+1,轨道“侦察兵”上岗!
发布时间:2025-08-21 文章来源:现代电车时博网页版 浏览量:10
近日,有轨电车迎来了一位新“成员”——轨道“侦探兵”,它可以在轨道作业时为有轨电车精准“把脉”,为乘客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。
有轨电车的轨道系统主要是由道床、轨枕、钢轨、联结零件、道岔、线路、道口、附属设备组成,其中每一项都需要根据不同的修程和级别,执行相应的巡检和维护工作。巡检和维护通常集中在运营结束之后,由轨道专业人员对全线轨面、轨槽、扣件、接头螺栓、轨道周边沥青路面,尖轨密贴情况以及警示标识等进行检查。这样的巡检,往往集中在夜间,需要专业人员一步一检走完全程。但由于夜间光线的限制,易忽略细微故障点,基础数据的采集全靠人工一点点走出来的。
为了提升轨道的检修和维护质量,有效弥补人工巡检的不足,电车时博网页版在推进技术创新,探索智能化技术应用中,引用了一款检修设备——智能综合巡检小车。车身共有5台相机,其中3台相机覆盖道床、轨枕及扣件,另外2台相机针对轨面进行高精度成像,通过视觉成像技术真实反馈轨道状况。它的图像分辨率优于0.5mm/pix。对于宽度1mm以上的裂纹,检出率高达90%以上。它双向行驶的设计使其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线路,最高走行速度可达20km/h,具备连续走行60km或4小时的续航能力。智能综合巡检小车的底盘为钛合金材质,它的拼装功能能够让它在3分钟内完成上道准备。通过小车上安装的智能化巡检模版,它能够对整个轨道区域进行全面的检测,精准识别道床裂纹、侵入物以及扣件异常等缺陷。巡检后,综合巡检小车可以一键生成智能报表,不仅让检测结果一目了然方便查阅,同时支持对任意两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查看,更加便于分析轨道的变化情况。
以前轨道专业人员进行巡检,要携带3公斤重的工具包徒步近8公里,走一路查一路,遇到需要测量几何尺寸作业时,平均每隔20米就要弯腰或半跪测量,同时还要克服夜间光线不足的问题。冬天的轨道冰冷刺骨,夏天的轨道炙热滚烫,轨道专业可以称得上“最费膝盖”的工种。如今,智能综合巡检小车的加入,不仅体现出了科技应用带来的改变,还充分彰显出了科技背后的温度。